第(3/3)页 饭后,周易回到房间,将萧望之、赵充国等人的名字写下来,回头交给王嫱,让刘向安排人开始在朝堂上扇风,开始清算对异族怀柔的大儒。 匡衡认为陈汤挂人头的操作是对帝王的羞辱,萧望之坚持将匈奴当成与大汉平等的国家……西汉末年这些大儒,多少都有些大病。 现在,是时候重新统一思想了,对异族抱有好感的人,一律赶出朝堂,禁止教学生,禁止做学问,免得一个教出十个,十个教出一百个。 汉人中那些逢夷必跪的软骨头,就是被上一代的软骨头培养出来的……生生不息,一跪到底。 另一边,西汉武帝世界。 未央宫内,刘彻正在陪卫子夫和刘据吃晚饭,张汤进来禀报说: “陛下,博士狄山连续三日上奏表,言称我大汉对匈奴妄动刀兵,国祚必不长久,下官可以将他拿入大狱吗?” 要是评选华夏十大酷吏,张汤绝对名列前茅,这家伙不光喜欢盯着群臣挑刺,甚至还搞过钓鱼执法……虽然名声不好,但他对于大汉的崛起,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没有汉武帝这一代的付出,大汉不可能成为华夏民族的图腾和符号。 刘彻赏给张汤一张羊肉饼子说道: “别人说句话就下大狱,我大汉可不能乱搞文字狱,明日早朝,若狄山还执意反对出击匈奴,朕亲自安排他的去处。” 听到这话,张汤双手捧着羊肉饼子,告退离开。 等他走后,刘据问道: “父亲,狄博士说的对吗?我大汉是否应该对匈奴用兵?” 从之前的质疑父亲,到现在主动请教,刘据这段时间改了不少,不再对夫子言听计从了……当然,这也跟刘彻给他换了一批老师有关。 刘彻端着碗,亲自盛了一碗汤羹递给卫子夫,笑着对儿子说道: “若匈奴一直与我大汉和平共处,我自然不会妄动刀兵,也会继续和亲。但他们一再侵犯大汉边关,那就只能彰显大汉的雷霆怒火了,只有让他们知道大汉惹不起,他们才会重新变得温顺起来。” 第二天大朝会上,刘彻刚坐稳,博士狄山就出列奏表,希望大汉能收拢刀兵,马放南山,结束战争。 朝中的几位主战派刚要起身反驳,刘彻就开口了: “狄山,若让你管理一郡之地,你能让匈奴不侵犯吗?” 狄山摇头说道: “自是不能的,匈奴乃蛮夷,我大汉需教化、引导他们,而非进攻。” 刘彻接着问道: “给你一个县,你能让匈奴不侵犯吗?” 狄山感觉到了什么,再次摇头,不过言语间已经开始服软了。 但刘彻不为所动,第三次问道: “若给你一个坞堡,你能让匈奴不侵犯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