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敢跟陈汤打官腔?【求月票】-《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第(2/3)页

    “右贤王的王帐在何处?”

    “在河套最北端的临河县附近,他抓了汉人耕种粮食,占据了最好的地势。”

    右谷蠡王继续磕头,希望陈汤能饶过他儿子,但一直到帐篷烧得只剩架子、里面的惨叫声逐渐停息,陈汤都一言不发。

    直到火场中间连呻吟声都听不到了,陈汤这才说道:

    “现在,知道汉人失去家园的滋味儿了吧?”

    没等右谷蠡王回答,陈汤就控制着胯下的白马,一个转身后蹬,将这位年过五十的匈奴贵族给活活踢死了。

    马背上的民族死于马蹄之下,这算是对草原人最大的羞辱了。

    处死右谷蠡王之后,陈汤拿起对讲机下达了作战命令:

    “五百人为一队,将附近的匈奴人驱赶过来,如有抵抗,格杀勿论……羽林尉,率领三千骑兵,前往河套最北端的临河县,活捉右贤王!”

    羽林尉领命后,率领三千骑兵离开,剩下的人则就地散开,冲向了附近的匈奴营地。

    接着,陈汤将一台中继台接好户外电源,架上八木天线,让附近三百公里的对讲机可以实现无缝联接。

    做完这些,陈汤急匆匆来到混元宫,赶上了这边的晚饭,但他没时间吃,随便装了两张大饼,就带着郭荣给的武器着急忙慌的走了。

    羽林骑人数有限,想要将匈奴人押解到大汉当奴仆,就得将河套地区的汉人发动起来……这些人打仗不太行,但换上铠甲武器,成立个押解俘虏的保安团还是没问题的。

    俘获的匈奴人,会先送到北地郡修路,重体力活对匈奴人来说是个考验,可以在干活中淘汰掉一些身体不行和偷奸耍滑之辈。

    等路修好,匈奴人也磨炼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垦田种地。

    贺兰山东麓的西套平原还有大片良田需要开垦,这些匈奴人正好可以用来垦田,再从长安调一些书生,教育他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毁掉匈奴的历史。

    三代人之后,匈奴人就会彻底洗掉身上的羊膻味,变成忠君爱国、耕读为主的汉人。

    混元宫内,李清照捧着大饼咬了一口:

    “若是匈奴人全跑了,那子公将军不是白忙活了吗?”

    周易说道:

    “跑了正好,给大汉腾出来土地,各地的流民调过去垦田,推行新的耕种方式,将粮食产量提上来。”

    西汉末年,经过王莽篡汉、赤眉、绿林轮番起义后,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北方的人口锐减……趁着现在还有挽回的可能,得提前下手,免得重蹈覆辙。

    李清照问道:

    “要是那些匈奴人联合北匈奴再打回来该怎么办?”

    武媚娘笑道:

    “他们只会抢夺那些水草丰茂地区,不可能联合的,南北匈奴的仇恨根本无法化解,否则东汉时期,匈奴也不会一直内斗到汉末了。”

    南匈奴本就是打不过北匈奴才依附大汉的,现在回去也是当受气包的命,所以大部分南匈奴人根本不会离开,而是选择留下来给汉人当奴仆。

    只要不直接杀他们,他们都会死皮赖脸的继续留在汉地。

    可以说,汉宣帝对匈奴人太优待,导致西汉末年匈奴人的反复和尾大不掉,周易觉得这个事儿还是要清算的,尤其是将匈奴位列诸侯王之上以及用四郡赋税养南匈奴的骚操作,跟司马光退还西夏土地有一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