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失败的尝试-《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第(2/3)页

    人民战争嘛,就要集思广益。

    所以当接到郑权礼的报告后,想都不想的就转给航空测绘大队,很快航空测绘大队便派出了他们的航空工程师薛卫东去实地看看情况。

    对此,薛卫东都已经麻木了,没办法,这段日子类似的实地查看,他已经做得连自己都数不过来了。

    运5,运7,运8,他都看了个遍,其中最近接成功的就是对运8的改装方案,结果他们对运8进行几次试飞后发现,运八由于没有耐压舱设计,限制了该机在高空的使用,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具备耐压舱的伊尔18的高空性能出色。

    这让承担多重任务的航空测绘大队只能无奈的放弃。

    之后他们把目标转向已经交付给民航的“三叉戟”客机,因为这款飞机无论大小,还是飞行性能,乃至改装潜力都很适合航空测绘大队需求。

    只不过这种想法刚冒出来,就被上级领导给否了,原因很简单,这款飞机从七十年代末以来,出了不少事故,光机毁人亡的就不下两起。

    如今无论是空军还是民航都在逐渐淘汰这款机型,他们航空测绘大队就算用不上新机型,也犯不上用个因为安全性不好而准备淘汰的东西吧。

    尽管“三叉戟”客机不行,薛卫东也没放弃在民航机里继续寻找,就比如说他们前段时间就盯上了从美国进口的波音707和麦道80两款民用客机。

    为此还向上级提了详尽的可行性报告,上级对此也很支持,结果还没等他们这边有所动作,得到风声的波音和麦道两家公司的人就找上门来。

    他们先是把民用采购合同拿出来,指着上面禁止军用的条款告诉薛卫东他们,民用客机就是民用,未经他们同意,使用国是不能随意进行军事化改装,不然他们将按合同取消售卖机型的后期维护和零部件儿供应。

    合同什么的薛卫东他们并不在乎,飞机是他们花钱买的,想怎么用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可断了维护和零部件儿的供应可就要了命了,没办法,人家飞机上的设备很多国内都是空白,简单的维修还好,复杂的大修还得返回人美国的厂子去搞,这要是断了,刚发展起来的民航可怎么办?

    眼瞅着薛卫东等人蔫儿,美国人立马话锋一转,拿出一大堆为美国改装的特种飞机资料,跟薛卫东等人说,干嘛那么费劲,买我们的改装机就行了,世界一流,不吹不黑,只要六千万美元一架,保证能让中国空军享受现代化的快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