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抓耳!!! 张毅的感情非常饱满。 他每一个字都倾注了自身的情感,是那种一字一句都在泣血的感觉! 我有先辈抱剑去,斩尽邪祟未肯还,英魂不远随风至,纵死犹闻侠骨香! 悠扬的古声加上动情的节奏。 让现场以及屏幕前的观众感同身受,能体会到歌曲中想要表达的感殇。 那种爱国情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佩和褒扬。 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笑贫不笑娼。 可还有多少人记得。 祖先们当初教给我们的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战争硝烟早已散去。 山河破碎不堪回首。 回望来时的路,一路披荆斩棘,一路跋山涉水,一路风雨兼程,每一步踏下的脚印,都烙印着一缕英魂,都是血泪筑成的康庄大道。 不能忘、不敢忘、更不该忘! 无数观众心中热血沸腾,被感动得泪洒当场……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张毅的戏腔情真意切、如歌如泣! 顾城的演唱字字珠玑、荡气回肠! 两人虽然是首次合作。 但双方却非常默契,两个人的嗓音也意外的合拍! 曲子逐渐进入尾声。 如果说前面,都在展现“名伶”的温婉哀怨,到末尾这段戏腔的递进,一下将情绪推向新的高潮…… “……你方唱罢我登场 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 拿到这首曲子的那一刻。 张毅当场失语,真的是惊为天人!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 张毅常年跟戏剧打交道,真的非常理解歌曲中的主人公! 他热爱戏曲也精通技艺,才能把戏唱得这么好,令台下看客如痴如醉、难以自拔。 他明白戏文所呈现的是个高度理想化的世界,故劝人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 谁说戏子只贪风月? 戏子虽身份低贱,却也关注民生、也在台上歌颂兴亡英雄、批判前朝暴政。 他希望百姓不要再过着青黄不接的苦日子、他反思朝代更迭的原因、并用戏文记录着那些百世流芳的壮举、唾弃卖国求荣的奸人,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张毅在用心、用情演唱。 一句又一句的戏腔,把主人公“戏痴”的伶人形象,拔高到一个有自我意识、信仰追求的高度。 有热爱,有包容,有情怀! 一个有血有肉、令人敬佩的伶人形象瞬间栩栩如生立在人前。 戏幕起落之下,一个赤子之心、家国情怀的“赤伶”形象骤然丰满,升华了整首歌的主题! 尤其是“莫嘲风月戏,莫笑人荒唐,也曾问青黄,也曾铿锵唱兴亡!”这一段,张毅真正唱出了铿锵之感! “铿锵”二字,更是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在最激昂之处戛然而止! 结合这首歌的故事背景。 末句的遗憾失落更像后人评说中如梦一晌,余味悠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