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二让徐州-《黑神话:三国》


    第(3/3)页

    陈宫手持龟甲,抬眼望向星空,但此时天空阴霾,仙机难测,单看龟甲卦象,曹操确已身死。但他当日借星相占卜,便已算得曹操必有血光之灾,故而设计引诱曹操入局。

    吕布当即发兵前去劫寨,不想在马陵道遭遇曹军伏击。吕布死战得脱,折了好些人马,方退回濮阳。

    两军在濮阳附近连番激战,双方互有损伤,却均未伤元气。恰逢这年蝗灾,两军方才罢兵,各引兵回城。

    ——

    却说徐州陶谦正倚在病榻上咳血,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锦被,指节泛白,仿佛承受着巨大痛苦。

    一旁糜竺忙上前轻轻拍打着陶谦背脊,陶谦摆了摆手:

    “我今日重病,料想此事可成。我心事已了,便可放心回极乐了,此间事便全赖先生了。刘备,人中龙凤,日后必不同凡响。若由此人宣扬我佛,应可无虞。我也知你心性,现在若是回去,你心口不一,就权且留在那刘备身边,已宣我佛。事后,也算你一场功果。”

    糜竺知道陶谦意思,忙道:

    “权听大人吩附。”

    陶谦遂派人去小沛来请刘备,刘备忙引关、张数骑前往。待入徐州,糜竺将刘备引入后堂。

    陶谦卧于塌上,形容甚是憔悴。见是刘备来了,陶谦强支撑身体要坐起来,刘备忙上前扶住陶谦,眼中噙泪道:

    “陶公好生歇息,不要起来。”

    陶谦摆了摆手,刘备只得将枕头垫起,令其靠起枕上,如侍老父。

    陶谦笑道:

    “今日请玄德公来...咳咳...不为别事,只因老夫病危,朝不保夕。老夫年迈,唯有一愿便是保徐州万全,也无愧于汉室。只望玄德接此授印,权领徐州。”

    玄德闻言连连摇头,泪如雨下,良久方泣道:

    “公有二子,何不传于二位公子?”

    陶谦摇头道:

    “犬子无能,我看玄德素有大愿,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只是老夫尚有一弘愿,还请玄德帮我。”

    陶谦枯瘦的手如铁钳般紧紧握住刘备的手,握得刘备生疼。刘备知事关重大,此可为陶谦让徐州的重要原因,忙道:

    ”陶公请说,只要刘备力所能及,定万死不辞!”

    陶谦双目凝重紧紧盯着刘备:

    ”我久居徐州,宣扬我佛多年,陶某别无他求,只有此志铭记于心。只望玄德日后能秉承陶某遗志,宣扬佛法。”

    刘备闻言,却没有马上应承下来,沉思良久,而陶谦就这样瞪着一对浑浊的双瞳直勾勾盯着刘备。

    沉吟片刻,刘备方道:

    ”陶公如此看重刘备,备不胜感激。”顿了下又续道,“只是备对佛法知之甚少,如何继此大任?”

    陶谦闻言方吐出一口浊气,缓缓道:

    ”我举荐一人,可为公辅。此人乃北海孙乾,天下定时可差此人去西方极乐之地求取我佛真经,教化天下,则华夏大兴之日指日可待。望玄德公为天下苍生而事徐州,吾死亦无憾。”

    刘备还想再说,陶谦再不言语,将刘备的手缓缓松开,以手指心,脸上笑容渐渐凝固。

    刘备凝重站起,朝着陶谦塌前,深深一躬到底:

    ”备有生之年定不负陶公重托!”

    礼罢,长身而起,走了出来。

    见糜竺众人在外侯着,垂泪道:

    ”陶公去矣。”

    众家眷、近臣听到刘备的话呜咽声四起,向房内拥入。

    只有糜竺立在原地未动,见众人已去,刘备方道:

    ”陶公所托,备不敢望,还请糜先生放心。”

    糜竺脸上的凝重终化作一抹苦瑟:

    ”如此,陶公可冥目了,竺代陶公谢过玄德公了。”

    陶谦一生为民,宣扬佛道,在徐州名声极佳,其治下之民向以善行于世。

    众民感于陶谦之德,泣声震天,举军皆哀。

    糜竺手捧徐州印绶交给刘备,但刘备仍是不敢轻易接印。陶谦子嗣尚在,自己在此时接印,天下闲言怕是能将自己淹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