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汴梁城东南角粮仓院内,扛着扫帚的王友直呆呆的看着一处空地,不敢相信那么一垛粮食,居然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今天一大早,两人换上民夫的衣服,混进劳作的人群中,进入粮仓内部干活儿。 自打完颜亮将开封定为南京,整座开封城就开始大张旗鼓的修缮,尤其是金朝太监梁铳通过巧言令色,负责督建南京的修缮工作,征集了大量人力物力,重修的宫殿,比推倒重建的花费还多出好几倍。 梁铳是北宋太监,靖康后被掳到金国,先是在金国将领大抃(biàn)家中为奴,后又跟着大抃之女陪嫁到了完颜亮家中。 完颜亮推行汉化、吟诗作对,带头学习汉字,迁都幽州,修缮开封等行为,跟梁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而将开封设为南京,也跟梁铳锲而不舍描述当年的汴梁城有关。 对于一辈子没见过好东西的完颜土包子来说,汴梁城的繁华和富庶,真的超乎他们的想象……弱宋能有这么好的都城,我金朝也得有。 完颜亮当初是想一步到位迁都到开封的,奈何朝中官员反对,再加上开封破败,无法担任都城之职,完颜亮就退而求其次,迁都到了幽州。 不过他定都开封的心思却没变,他以南下进攻大宋为由,将尚书省、枢密院以下的部门,尽数迁往开封,为下一步迁都做准备。 而梁铳自诩见过汴梁之繁华,受命担任了修缮官,但这家伙的心思却根本没在修缮之上,而是借修缮的名义大肆敛财。 宫殿修了拆,拆了修,瓦片铺好了揭掉,接着再重新铺,完颜亮在幽州都翘首以盼了,他这边还没完工,反而上书请求再支援一些建筑材料,否则就无法恢复宫殿的全貌。 得益于梁铳在开封的折腾,辛弃疾的借粮行为才能顺利进行……这个太监不懂粮食堆放的原理,认为避火防潮的小垛不够气派,下令开封城内的粮仓全部设为小山一样的大垛,这样看起来更威武。 这正方便了辛弃疾,他伸手摸着一个垛头直接原地消失,一粒粮食都没撇下。 这时候,巡视的金兵将领骑马而来,王友直赶紧拎着扫帚向另一侧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大喊救命,打算将巡逻的人马都吸引过去,免得辛弃疾一过来就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这是两人定好的计策,王友直负责大喊大叫吸引火力,辛弃疾继续偷粮食。 很快,辛弃疾就揣着勾陈大帝的树叶来了,他发现周围没有看守,便小跑着来到另一垛粮食前,手摸着垛头,连人带粮食再次消失不见。 混元宫内,第二垛粮食的出现,直接将三清殿门前的小广场给占了严实,周易估算了一下,两个垛头的直径至少三十米,高度超过了十米,看起来比大殿还要高一截。 霍去病已经傻眼了: “师尊,这有多少吨粮食?” 周易也估摸不出来: “少说也得几千吨,金国屯这么多粮食,看来是铁了心要进攻南宋了。” 历史上,完颜亮自上位开始,就在忙活两件事:迁都、南下,结果金国在蓄力阶段被辛弃疾偷了粮食,不知道会不会推迟南下的时间。 辛弃疾得手之后,小跑着过来,将勾陈大帝的树叶递给周易: “师尊,弟子马上要带着王友直离开汴梁,免得全城大搜捕……这些粮食您看着处理就行,等离开汴梁,我看别的地方能不能再寻摸点儿。” 辛弃疾不担心根据地没粮食吃,一来是因为根据地人数少,二来则是有赵煦兜底,大宋有多富庶,他心里一清二楚,根本没有发愁过粮食短缺的问题。 回到南宋世界,辛弃疾扛着扫帚一路小跑,混到干活儿的人群中,一边清扫地上的落叶和杂物,一边往门口靠近。 王友直这时候也脱身凑了过来,低声问道: “坦夫,你是神仙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