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薛讷接过《入籍宣言》看了一遍,陇县县令将准备从军的吐蕃人全都组织起来,聚在一起进行宣誓。 岑勋几人围在李白身后,期待着神雷降临的名场面。 当然,要是没有神雷降临会更好,说明这些吐蕃人真心归附,不是乔装混迹在大唐的吐蕃间谍。 这些人列队站好后,中军校尉举着小喇叭,念一句《入籍宣言》,就让在场的吐蕃人学一句。 等到誓言念完,天上只降下了五六道神雷,比想象中少很多。 不过就算如此,依然把在场的吐蕃人吓得够呛,一听是神仙发威,他们全都跪下来求饶,高呼天神饶命。 李白拿着小喇叭说道: “汉人是不信天神的,今日起,你们就是大唐子民了,受华夏神仙庇护,你们杀的吐蕃人越多,华夏的神仙就越高兴,赐予你们的福缘和好运就越多……至于高原上的天神,说他们是路边的一条狗,都算是抬举这些邪祟了!” 非华夏官方认可的神仙,都是淫祠邪祟,这是自古以来的原则,李白虽然年龄小,但毕竟是混元宫首席大弟子,必须要将这一点讲清楚,省得这些新归化的百姓,将华夏神仙跟高原天神划上等号。 他宣布之后,薛讷让人给所有志愿参军的吐蕃人登记造册,编入军中,一边整训一边前行。 王之涣问道: “高原的天神,跟咱们华夏的神仙有何不同?” 这一点,胡紫阳研究得很透彻: “异族的天神,不管突厥也好,吐蕃也罢,信奉的都是最原始的自然崇拜。觉得火很好,就拜个火神,觉得水很重要,就拜个水神,觉得山很高,就拜个山神……他们对于神仙的概念是模糊的,没有系统性和规范性。” 岑勋问道: “那我们华夏呢?” 元丹丘笑着说道: “咱们华夏在远古时期就渡过了自然崇拜阶段,还将先贤和神仙结合在一起,给予神仙【人】的身份和概念……太白带来的资料上说,整个天下,也就咱们华夏的先贤可以撑起万千神位,别的族裔都没这个条件。” 一代代人杰不仅铸造了华夏之魂,同时也丰富了天庭、地府等神仙组织的架构,就连基层单位,也有山神、土地、城隍、河神等划分。 没办法,人杰实在太多,就这还安排不下呢。 聊起这个,王之涣又想整一口了,他冲管酒的岑勋说道: “再来一瓶,如此兴头上,岂能没酒?” 岑勋张开手掌比了个五: “再给你加五个人头,不过分吧?” “五个太少,给我加十个,聊起咱华夏的神仙,那就得十全十美!” 另一边,混元宫内,周易觉得中午吃的烩羊肉不错,所以晚餐也做了烩羊肉……昨天陈汤带的那只羊煮了,还剩下不少肉,正好用羊汤烩了吃。 晚饭做好时,西施从春秋世界归来,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老夫子同意去云雾山隐居并开办学校了,他还专门强调,等孙武到了,就让孙武专门负责教兵法,伍子胥负责训练孔门弟子,范蠡文种负责教内政,争取让所有人都能成为允文允武的多面手。” 西施选的隐居地,不只有她父母在此生活,还有孙武、伍子胥、范蠡、文种等一众春秋时期的名人。 这些人聚在一起,就算是个庸才,也能培育成栋梁。 说着,西施拿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春秋时期的金文,看得周易有些头大: “这是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