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何解决倒卖的问题? 其实很难! 如同曾经有些人喜欢海淘商品一样,他们通过海淘的方式购买便宜的商品,再在国内加价销售,从而赚取利润差价。 这样的行为真的很难禁止。 原因是通过这样的行为可以赚钱。 赚钱的事情又怎么禁止呢? 只要还能赚钱,便一定有人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钱眼子。 这叫利益驱动! 在安无恙思考如何尽可能的禁止反向海淘倒卖的时候,安壶春又和傅宇航他们聊了起来,他们交流的话题是安无恙完全没有兴趣的东西。 比如说什么血药峰浓度、达峰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消除半衰期和吸收滞后时间等等。 这些话题是一个高考四百多分的市场营销专业生可以参与讨论的吗? 小安总表示他爹才是专业的! 安无恙在脑海中思考了数分钟的时间,一些具有可执行性的方案逐步在安无恙的脑海中成型。 比如说:实名认证购买、限制购买数量、产品设置身份标签、医院病历证明、黑名单机制、举报机制等等。 实名认证购买,便是要求每一位购买舒心丸的顾客,必须进行账户实名认证。 即便是经销商销售的产品,同样要求实名登记,从而记录每一位购买过舒心丸的顾客。 限购数量很简单! 因为在4周时间的周期内,一名女性顾客只有一次特殊时期,自然也只会购买一个疗程的舒心丸,那就限制每一名顾客只能购买一瓶舒心丸。 至于将舒心丸添加设置二维码身份标签,这是为了和顾客实名认证进行联动。 比如说顾客A购买了一瓶身份标签为A的舒心丸,两者在五更天的数据库中进行了一一绑定,一旦顾客A将舒心丸A卖出去,再通过举报机制,顾客C举报了顾客A,那顾客A就会被加入黑名单中。 一旦顾客A进入了黑名单,便无法再直接购买舒心丸,而是只能通过当地三甲医院开具对应的病历,才能再买到舒心丸。 若顾客A使用三甲医院开具病历的方式购买的舒心丸,再一次转售倒卖,并且又一次被举报,那就会二次进入黑名单。 二次进入黑名单,按照安无恙的规定,那就会直接进入禁售状态。 哪怕顾客A再次开具三甲医院病历也无法购买舒心丸。 至少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舒心丸。 毕竟安无恙已经给过机会,但一而再的犯错,安无恙凭什么还要惯着对方? 安无恙是她爹吗? 抱歉! 安无恙不认这种野女儿! 安无恙在脑海中思考着种种机制叠加在一起的效果,虽然这些机制叠加起来肯定也有漏洞,但对应漏洞就小很多了,至少可以震慑住大多数想要倒卖舒心丸的家伙。 至于绕过安无恙设定的机制 其实也不是不可以! 比如说安无恙设定为舒心丸标注身份标签,这种身份标签可以是印制在外包装的二维码,也可以增加成本定制NFC标签。 但问题是如果有人直接拆掉包装呢? 比如说有人购买了舒心丸,再直接将舒心丸的外包装拆掉,并且重新封装起来,那身份标签还有用吗? 肯定没用吧! 假如有人通过这种办法绕开了舒心丸的身份标签信息,那所谓的举报机制就会直接瘫痪,更不可能定位到具体是哪一个用户在倒卖舒心丸。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操作很难限制。 客户购买了商品,还不能随便拆封? 开什么玩笑! 不过面对这种问题,其实可以围魏救赵。 因为这种绕开身份标签的处理方案,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便是将舒心丸倒卖到海外地区,从而赚取高额的利润。 然而拆掉身份标签,再重新封装的舒心丸,如何保证它是真的? 毕竟是跨国交易,若是假的产品,那处理起来就很困难。 因为买家和卖家之间很难建立信任基础。 比如说卖家万一售假怎么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