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刘备得胜归返,寿春上下一时无不欢欣鼓舞。 而这时,刘备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在他返军之前,糜氏诞下一子。 刘备闻之,更是大喜,为之命名为捷,意味庆祝此次凯旋。 一连双喜临门,自是让寿春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要说这其中有谁暗自神伤的话,那就只有蔡琰、蔡瑶、大小桥等女了。 丈夫出去打了近一年,在家就呆了两个月不到,结果又给外派。 似蔡琰有儿女又有蔡瑶这个妹子还好,大小桥可是刚入闺中便守起了活寡。 于是四女一合计,便由大小桥南下去寻秦瑱,免得秦瑱在南边一人孤苦伶仃。 此时蔡琰自然是写信知会过秦瑱,秦瑱得信之后自然也没意见。 实则他对家里几个媳妇也颇为愧疚,正好两姐妹来了也有个伴。 正是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此乃男人的终极梦想。 不过在二桥抵达之前,秦瑱已然开始了对江东的治理。 为了尽快摸清楚江东目前的状况,他将吕岱、步骘、吾粲三人召集而来与顾雍组成了幕僚团。 而他颁布第一个命令,就是编户齐民,清查户籍人口。 因为在东汉现行的法律之中,都是以户籍为基准进行兵役招募、税收上缴。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个完整的户籍册,那基本没办法施行政策。 而江东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户籍变更极大,原本数据已经不准。 这当然不是孙策的锅,究其根本,在于战乱导致的人口流动。 众所周知,自从黄巾之乱开始,整个大汉便陷入了混乱之中。 虽然黄巾军的数量才几十万,可却裹挟了大量百姓,数以千万计。 这在导致中原人口急速流失的同时,也使得士族急速壮大。 这也是孙策在夺取江东之后,要疯狂打压江东本土士族的原因。 张昭之所以要提起这件事,也想要尽快阻止此事。 编户齐民完不成,会使得大量人口将会沦为世家大族的家奴、仆役或者佃农! 而这些人一旦被世家大族占据,那就无法计入户籍之中。 在原本历程中,江东之所以采取部曲制,就是因为隐籍人口实在太多。 不采取部曲制,孙权甚至招不到多少兵马。 这种依靠士族维持统治的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 你要发展麾下势力,开疆扩土,你就必须重用士族。 可重用士族,就会导致士族以权谋私,壮大自身。 兼并的状况随着时代发展,会变得越演越烈。 在原本历程中,三国后期三个国家在籍百姓仅有八百万不到。 可在三分归晋之时,百姓却达到了一千六百多万。 这其中自然有三家鼓励生育的成效,可大部分却来源隐匿人口。 超过一半的百姓被士族隐匿,简直骇人听闻。 所以秦瑱治理江东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江东有多少在籍人口。 当然,他并不指望一查就能查清楚有多少隐户。 最主要的,在于他想要先摸个底,看看江东各大士族是什么成色。 除此之外,他最想做的,其实是税制改革! 熟悉马哲的人应该都很熟悉一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什么叫经济基础?于社会而言,经济基础实际上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总和。 但于政府而言,税收制度,便决定了政府能调动的资源多少。 巧的是汉朝之时的税收制度已经难以再支撑起国政。 秦汉之时实行的税收制度乃是田赋、人口赋、算赋相结合的制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