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如跟随军师北上,先在寿春候命,更为妥当。” 秦瑱看着太史享如此,自也劝道: “元复也莫要如此,虽说现在我军无力南下,但与孙策之间必有一战!” “至多几个月,我军便会起兵南下。” “元复现在南下,也无甚助力之处,不妨先留在此处,待得日后南下之时,再行与子义汇军!” 太史享听着二人之言,也知现在情况特殊,无奈只得点头答应。 武济这边得了指令之后,便即行出府外。 可诸将见此,却任旧一脸凝重。 思虑之间,桥蕤站起身来,沉声拱手道; “军师,眼下孙策突然回军,不仅重夺春谷,还拦住江面,我军该当如何应对?” “水道眼下关乎我军命脉,若是孙策拦截荆州商船,怕是我军难以维持!” 太史慈的问题是一方面,他们的问题又是一方面。 随着孙策把住了长江水道,他们就算是被把住了咽喉。 只要拦江的水军一天不去,他们就没有南下的机会。 因为江东地广人稀,补给困难,现在他们即便用计策渡江南下,补给线也会被孙策军掐断。 同样,水道被孙策把控,那他们从荆州购买的粮食也会被拦截! 现在才三月份,距离夏粮都还有几个月时间。 只要孙策手段黑一些,一点粮食都不放进来,那恐怕他们淮南的形势难以维持! 面对桥蕤的问话,秦瑱想了一会儿,便道: “眼下形势比人强,孙策水军强盛,我军唯有收缩防线!” “孙策眼下无非是想以水军封锁我军南下之路,可这楚江之上,不止江东有水军。” “如今我军入水之路被他堵住,那我军便需求荆州水军之助。”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短期难以成事,须得吾领军返回之后,再行计较!” “至于我回军之后,尔等务必收拢百姓,坚壁清野,勿叫他以水军骚扰劫掠沿岸百姓。” “而荆州粮草之事,我军还不明孙策态度,但现在淮南难民数十万,这些粮草皆是我军救济之粮,我料孙策未必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韪而拦截。” “待我发信前去好生言说,必可保粮道无事!” 众人闻之,不由一异,梅乾当即奇道: “那若是孙策当真截留我军之粮,又当如何是好?” 秦瑱见状,便即微微一笑道: “我军若是未曾通知,他自敢截留船只。” “我军现在提前告诫此事,若他再敢劫粮,那正可以与我军以大义。” “自当发信前去朝廷,好生与他牵扯一番!” 实则目前的状况来说,他更希望孙策劫了荆州方面来的粮船。 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起淮南百姓对孙策的仇恨。 另一方面也可以上表朝廷,让朝廷问罪! 倒时候去了荆州,也更有理由说服刘表出兵。 不过这件事情,孙策看不出来,周瑜多半能看出来。 左右他发这封信去,若是孙策不劫粮草最好,若是真敢动手,那他们就有说法了。 抱着这等想法,他便对众人道: “诸位只管稳住庐江之势就是,其余诸事,吾自会安排!” 众人见状,自是纷纷起身拱手应诺。 如此,随着一场军事会议结束,一封信件又由秦瑱书写完毕,朝着春谷方向发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