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不谈刘协和曹操二者的反应,却说刘晔自来到许昌之后,便先入了徐璆府内拜访。 之前随曹操回到朝廷之后,徐璆便被刘协任命为廷尉,此时已然在许昌城内定下了居所。 终究是有了关羽救援这层关系,徐璆对刘备军印象也是极好。 见得刘晔前来,设宴招待了一番,问其来意。 刘晔见之,便将自己的请求给徐璆说了一遍,他的请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徐璆帮忙,上表让朝廷认定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 因为他这一次前来,只有两个目的,第一,帮刘备表奏刘馥为扬州刺史; 第二,让刘备的宗亲身份得到朝廷认证。 这第一件事倒也简单,刘备作为豫州牧,完全有资格表奏刘馥为刺史。 反倒是第二件事颇为麻烦,须得假借他人之口! 算来算去,整个朝廷之中,唯有徐璆和他们有这个交情和资格。 而徐璆听得此言,心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自是能帮就帮。 随之又细细问了刘备先祖与往上几辈名姓,确定刘备宗亲身份无误之后,便即满口答应。 如此刘晔便在徐璆府内呆了一天,又闻刘协下诏,随后斋戒三日,焚香沐浴,方才端着玉玺进入皇宫献玺。 见得刘协之后,先不发一言,恭敬的把玉玺献上。 刘协见得玉玺,自是欣喜不已,又兼众臣山呼,更是高兴的看着刘晔一笑道: “闻卿亦是刘姓,不知祖上何人?” 刘晔急忙下拜,又将自己祖上何人言罢。 刘协一听刘晔也是汉室宗亲,顿时眼睛一亮。 暗道果真是刘氏当兴,如今刘备崛起,又有汉室宗亲纷纷依附,正可为他强援! 当下以进献玉玺之功,遂拜刘晔为新屿亭侯。 随后刘协又问众臣,刘备取回玉玺,其功甚大,当如何封赏。 众人正在思虑之际,便见曹操出列道: “陛下,臣有表奏!” 见得曹操出列,刘协自是心下一沉,又问道: “卿有何奏?” 便见曹操抬头笑道: “启奏陛下,此次夺回玉玺之人,非刘备也,乃其麾下部将关羽!” “今即封赏,当先封关羽!” “臣表关羽为汉寿亭侯,勿使壮士寒心!” 他自然知道刘协恐是准备加大刘备封赏,然则如今刘备已经是镇东将军、豫州牧。 若是刘协有心,那刘备恐怕能升到四征将军甚至骠骑、车骑等高位。 虽然没什么特别效用,但能壮大刘备声势。 故而他索性来一招分功,先将功劳分给关羽一部分,那样刘备就不可能连升两级了。 说到此处,他又继续道: “另有会稽太守孙策,此次讨伐袁术有功,尚未封赏。” “如今扬州之地又兼混乱,臣表孙策为扬州牧,兼封吴侯,以酬孙策讨贼之功!” 曹操这一番话语说出,刘协心中松了一口气,可刘晔却是眉头一皱。 眼下他们表奏刘馥,就是为了辖制孙策。 没想到老曹会突然表奏孙策为扬州牧,这样一来,刘馥即便当了扬州刺史,效用也会大大降低。 他有心说上几句,可他并无官位,在朝廷内没有发言权,只能先闷着。 不过这时,曹操话音刚落,董承便出列道: “司空此言在下不敢苟同,孙策其人本是袁术所部,先从其贼南征北战。” “逐去庐江太守陆康,攻杀许贡,驱逐王朗,种种行径,皆是叛逆之举!” “后虽从诏讨贼,却难功过相抵!” “如今扬州乱局,多半于吴郡、会稽等地,可见其治理无力。” “如此一人,朝廷不施惩戒,已是陛下之德,岂可再封赏牧使之位?” 他一说罢,伏完等人便出列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