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此想着,曹操不由抬起头来看向郭嘉道: “现在之局,奉孝以为如何?” 而郭嘉闻言,自是摇头叹道: “形势如此,唯有速攻一途!” 但他话一说完,便见曹操微微摇头,闭上了眼叹道: “吾所问之事并非眼前局势!” “而是刘备军此番所谋之局如何!” “普天之下,还有何人能以旱情谋划啊?” “此天地之伟力,当真可为人所用?” 面对老曹的叹息,郭嘉便知其意。 如果说之前对于秦瑱辅助刘备还有存疑的话,那现在秦瑱在刘备麾下那就是铁打的事实! 因为他们已经查出来了,兖州粮价上涨,是因为刘备在大量屯粮。 而刘备为什么要屯粮呢? 之前他们确实看不出来,但现在已经十分明显了,刘备屯粮,显然就是为了现在这个时刻! 刘备军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淮南大旱的局面,才会早早屯粮。 光凭这一点,就能探知,这百分百是秦瑱透露的消息。 因为只有秦瑱,才能如此准确的预测天象,并且早早的将其纳入战略之中。 也即是说,其实直到现在,局面还是在秦瑱的掌控之中。 他们现在面对的情况,多半也在秦瑱的预料之中。 而曹操现在的问话,也就是问问郭嘉,秦瑱的这一手谋划水平。 因此在思虑了片刻之后,郭嘉只得点头道: “若曹公要问此事,那在下只能之言,此谋乃鬼神之功,非人力可至!” 能用天象谋划,可不就是鬼神么! 诸葛亮被人说多智而近妖,就是因为演义里又是借东风,又是七星灯。 但那些都是故事情节,现实里很难发生。 可现在现在局面,就是秦瑱实实在在的利用了天象。 提前半年预测天象,即便是朝中太史也做不到吧! 若无鬼神之能,谁能把谋略做到这一点? 郭嘉并不知穿越者一事,故只能给秦瑱冠上鬼神之能一说,只有如此,才能解释。 而老曹一听这话,更是心中一堵,叹息道: “奉孝,你说此事是不是吾之过也?” “若非逼走子瑄,何至于走到今日之景?” 他是善于反省的人,一遇到困境,就会开始反省。 简单来说,老曹又开始后悔了。 说来说去,现在的局面依旧是他当初之举所致。 要是秦瑱还在,他怎么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只要秦瑱提点一句,这一次他不仅可以灭了袁术,还能稳定淮南局势。 但现在却是进入了一种两难之局,进又不是,退又不是。 硬生生被卡死在了汝南之地,难以自拔。 但郭嘉听着这话,便知曹操不是后悔,而是心生退意,当即拱手道: “此事主公当然有过,但主公之过在于犹豫不决!” “即知子瑄之能,就不该放任子瑄离去!” “即便不能大用,也当好生相待,而非犹豫不定,导致如今之患。” “眼下我军已经战至此地,袁术已经无力反击,我军不趁胜追击,难道主公又要重蹈覆辙?” “须知刘备存有大量军粮,我军若退,凭子瑄之能,袁术如何能是其对手?” “只要刘备一吞下袁术根基,便会成为我军第一大敌,主公何以还有姑息之意?” 郭嘉之所以会被曹操记一辈子,就是因为他是最懂曹操的一个谋士! 而现在虽然郭嘉被秦瑱压制了一段时间,但依旧改变不了这个本质。 他这一番话语,可算是说到了曹操的心坎里面。 一时间曹操也有些意外的看着郭嘉,不由指着郭嘉笑道: “若秦子瑄如奉孝一般,那吾又能何忧也?” “若论谋略,他或许胜上几分,若论知己,当是奉孝啊!” 对他来说,秦瑱终究还是太过强势,还得郭嘉这般,方才合他心意。 而事情也正如郭嘉所言一般,现在的局面是他姑息而成,若是他再退,那日后就要任由刘备壮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