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蛇吞象,亦作“巴蛇吞象”,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曰:“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一般乃是意指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在曹操看来,刘备要是真有这个打算,那还真就是痴心妄想! 须知袁术势大,占据天下富庶之地,兵马众多。 与之相比,刘备即便占据了沛国,也只是一条小蛇,想要把袁术吞下来,完全不现实。 因而曹操想了想,便皱眉道: “刘备军如何敢有此愿?” 荀彧在一旁亦是沉声道: “奉孝此言属实有些骇人听闻,今袁术虽称帝,四面皆敌,然则其势我军尚有忌惮,刘备军力不足,如何能吞得下这偌大势力!” 眼见二人如此,郭嘉正色道: “在下敢言此,并非空穴来风。” “如今袁术虽然势大,可未必不能谋也!” “正如文若兄所言,袁术现在已四面皆敌。” “首先我军尊天子,袁术篡逆,我军必要图之!” “其次孙策在江东势起,早已不甘人下,与袁术之间必有一战。” “再次,吕布如今与袁术交恶,势同水火,自不能容!” “另外海西还有一个陈瑀也与袁术有怨。” “刘备军虽无力,可我等却有其力。” “料想袁术虽然势大,却难挡住四面进攻!” “换而言之,刘备无需击败袁术,只需考虑如何从乱战之中夺取袁术基业即可!” 曹操听到此处,眼睛一眯道: “奉孝言此,莫非是说,刘备图袁术,并非想用己力,而是想要借用我等之力!” “正是如此!” 郭嘉点了点头,对曹操道: “刘备军不仅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 “在下之所以能推出对方目的,还是要从刘备谋夺沛国这一战说起!” “敢问主公,可能看出敌军此战夺取沛国的目的何在?” 老曹一听这话,自是脱口而出道: “既是夺取沛国,那目的自当在沛国之上!” 可一说出口,他就后悔了,夺取沛国是很明显的目的,可对方的操作远没有这么简单。 思虑了一会儿,他猛然抬头道: “敌军的目的,在于吕布?” “正如主公此言!” 郭嘉见老曹醒悟,即点头道: “准确来说,敌军的目的是在用吕布挡在身前,趁机夺取沛国!” “沛国只是其欲取之地,而吕布才是算计的关键!” “可刘备军如此,又能有何好处?” 荀彧再度开口问道: “多此一举,即惹了袁术,又惹了吕布,其利何在?” “文若兄此言差矣,敌军如此,可谓好处极多啊!” 郭嘉摇了摇头,解释道; “其一,刘备若不为此事,他若取沛国,必被袁术所恶。” “可现在有吕布挡在前方,袁术自要迁怒吕布!” “刘备可借机在后面慢慢发展自身实力!” “其二,此举看似既恶袁术,又恶吕布,实则是让刘备军获取了主动,坐看两家争斗,若吕布获利,则取其利,若袁术获利,则攻袁术!” “也是陈宫善谋,看出了敌军有所谋划,不然现在吕布恐怕要面对两家威胁!” “其三,此举既让刘备得了一根基之地,又让刘备抽身于外。” “眼下袁术要面对我军、孙策、吕布、陈瑀四家兵马,不会注意到刘备这点家底!” “可以说,光是这一遭,刘备就有了谋夺袁术之力,袁术却并未警觉。” “现在袁术要攻击也是攻击我等,刘备自可从中取利。” “同样,若是我等攻击袁术,刘备也可以从旁策应,让我等为他挡住袁术兵马,他从其中谋取利益,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