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奶奶生病,她又不能不管。 好不容易,战战兢兢挨到奶奶身体好转,但得到医生的结论,她还是双眼一黑。 然而,看到奶奶无助病弱的样子,小娟终究不忍放弃不管。 于是,她打算冒险留在县城,租个小房子,陪奶奶治疗康复。 万万没想到,纪远竟然给她出谋划策。 纪远的策划,就像给绝望的溺水者扔了一条救命的绳子,小娟自是紧紧抓住了。 三天后,小娟又打电话给纪远。 “纪姐,我已经把奶奶转到省城医院了。 这边的医生说,再继续治疗半个月,估计身体麻木的情况就能得到好转,可以达到坐火车转院的条件。 我打算买两张卧铺票,不知道你能帮我找关系买两张票吗?” 现在卧铺票很难买,一般是有单位的人,凭单位的介绍信才好买。 当然,最主要的是卧铺票贵多了。 一般人哪舍得买卧铺票? 可是小娟奶奶身体有病,要是坐硬座或者硬卧,估计到京城又要元气大伤。 纪远当然知道这些难处,于是一口答应下来,她说: “你等医生确定奶奶能出发,我再托关系找人买票,然后你到指定地点去取就可以。” “好,太谢谢你了纪姐。” 小娟松了口气,要不是纪远,她肯定没有办法获得这么多支持,也没有办法带奶奶实现离开家乡的想法。 再多的感激也没办法表达她的谢意,她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倾尽全力,来报答纪远。 纪远当然没想到,她的无私付出,获得了一个忠心耿耿的支持者。 在给小娟这些帮助时,她只是被小娟的质朴情感打动,想尽力帮助她实现而已。 一个月后,小娟带着奶奶,一路辗转来到京城。 纪远提前帮她在榆树胡同附近租了一套筒子楼里的两居室的,一个月租金20元。 筒子楼是火柴厂工人分配的集体住房,随着火柴厂倒闭,工人们四处讨生活,有的房子有多的,就腾出来租人,以多一份收入。 房间分为前后两间,前面可以当客厅、餐厅,后面一间暗间就当卧室。 小娟在卧室里摆了两张床,和奶奶一人一张,也方便照顾奶奶。 厨房则安排在楼道上,一个煤炉,一套做饭的家什,就可以开火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