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哈哈,那可别。我不是不想回来,只是老婆孩子都在省里,如果我回来,他们就得跟回来,说实话,这边的教育比不上省里。 我儿子现在在实验小学,也算是重点学校了,考年段前三呢!” 张总赶紧打住。 纪远也不是认真的,她懂,一个成年人拖家带口,哪有说走就走的勇气? 嘴上回味着老家的好,但真要回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回老家,就要放弃前几十年拼博奋斗取得的成就,回老家等于从零开始。 “呵呵,这是给了你机会,没了以后不要后悔啊?” “谢谢纪总,不后悔,哈哈!”张总松了口气。 他有一种感觉,如果他刚才应承下来,纪总说不定就真叫他回来了。 毕竟,他的确是新公司最合适的人选:当地人,人头熟,懂业务。 不过,他想回来,老婆孩子也不肯回农村。 现在谁有机会住城里,还会想回农村的? 一行人说笑着,忽然听到路边一户人家家里传来婴儿嘹亮的哭声,纪远一时意动,道: “走,进去看看?我这是随机抽查,看看村里孩子的生活情况 “噢,这是我们村的郑老师家,她是村里的代课老师。 可惜呀,因为没关系,她一直不能转正,只是捧了个‘瓷饭碗’,代课老师随时可能被开回村里种地。 不过,郑老师教学水平没得说,全乡公开课评比,她还拿了第一。 人家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嫁了我们本村人,生孩子就没回去了,之前已经生了两个孩子,大概都上小学了吧? 这个听声音不大,应该是老三 没想到张总对本村人还是很熟悉的。 不过也难怪,村里人少,他爷爷又是村支书,不熟才怪呢! 纪远听了,却心中陡然一动。 她记起来了,李教授说过,她母亲是知青,在村里当了一名代课老师,因此没有村里重男轻女的观念,不管家里再穷,始终让她要坚持好好读书,她才有机会读到高中,考上大学。 这个情况,和眼前这户人家能对得上,不会这么巧,她如此容易就找到李教授的家吧? 冥冥之中,似有指引呀! 张总推开竹篱笆编的围挡,让纪远他们进来。 这是一座土坯房,门口用一圈竹篱笆围着,防止鸡鸭进来乱拉,因此小院还是显得挺干净的。 “郑老师,在家吗?” “在呀!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