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石蝉和柴筝放学后,经过榆树胡口,看到远处有一家店,大大的落地玻璃窗,能看到店里的食客,温暖的灯光洒在他们身上,食物很好吃,人们的笑容很有传染力。 石蝉忽然动念,说:“小筝,咱们也去吃火锅吧?” “妈妈,可以吗?我听同学说,这家鸳鸯火锅可好吃了,我们班好多人吃过 没想到,女儿对这家店也是久闻大名。 石蝉鼻子一酸,说:“好,咱们现在就去吃 “妈妈,你有钱吗?我听班里的同学说,这家火锅店可贵了 柴筝知道妈妈很难,舍不得。 “妈妈有钱,傻孩子 石蝉抱女儿下了自行车,母女俩牵着手走了进去。 纪远一抬头,就看到石蝉母女,赶紧招呼: “姐,来吃火锅呀?” “是。带小筝,都说你们家火锅口味好。没想到,人这么多,真是热闹啊!” 石蝉也是比较意外。 “呵要,小本生意,主要经营口味,口味好,回头客自然就多。来,姐,坐这边,靠窗的位置。 许多人喜欢这个位置,这里早就成了我们的席位了。 因为大家喜欢边吃,边看外面的风景。 你看,从这里看出去,整条街都在眼底。还能第一时间看到从学校出来的你们 纪远热情地介绍。 她刚才在店里,就看到石筝母女了,一眼就知道,她们肯定喜欢这个座位。 石蝉谢过。 母女坐定。 一时间,不知道吃什么好。 纪远问过她们喜不喜辣后,就给她们安排了店里的秘制汤底火锅,和走地鸡菌菇火锅汤底。 柴筝看着食材上桌,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 她以前在偏远的农村生活,哪里见过这场面? “妈,怎么吃?” 柴筝不安地问。 有点怕四周的食客笑她。 “就是把这些肉啊、菌菇啊,用筷子夹起来,放在汤里煮熟了,或者涮几秒,就可以吃了,小心烫 石蝉心底一阵酸楚。 柴筝的童年,和她的真的不一样。 年少的她,肆意张扬,锦衣玉食。 而女儿呢? 却是从小在农村长大,没有接受过太好的教育,看到什么都新鲜。 柴筝很聪明,马上就学会了吃火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