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夏颜喏喏点头称是。 回家休息时,石磊自是不在家,每天忙得不沾家,也不知道忙什么。 伤害母亲的凶手也没找着。 因为对方戴了口罩,护士慌乱之下,没有看清对方的容貌,现在到处都没有监控,那人只要混出医院,汇入人海,就象一滴水滴汇入大海里一样,根本找不着。 在三天没听到任何案件的进展后,夏颜就知道,这个凶手不容易抓到。 作为夏家的长女、刘院长的妻子,警方不可能不重视这起案件,但要抓到一个已经窜入人海中的凶手,谈何容易? 不过,也不是不可能抓到。 任何犯罪的动机,无非就是有既得利益者。 伤害了这个人,有某个人能得到好处,只要从有可能得到好处的人下手调查,终归会查出一些珠丝马迹的。 夏颜躺在床上,脑子却还是剧烈活动着。 这时,她想起石磊书架上有《刑法》这本书,她便起床,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 果然,《刑法》里把犯罪动机写得明明白白: 犯罪动机可分为11类,具体如下: 1、政治动机,指出于一种反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2、财物动机,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物质需要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3、性动机,指为了满足性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4、报复动机,指基于报复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5、自尊动机,指为了满足某种变了形的自尊的需要而引发的犯罪动机; 6、友情动机,指为了满足某种非社会化友情需要而导致的犯罪动机; 7、妒忌动机,指因妒忌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8、戏谑动机,指出于追求刺激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9、恐惧动机,指因害怕而引起的犯罪动机; 10、好奇动机,指出于好奇心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11、其他动机,如大义灭亲行为中正义感动机。犯罪动机的性质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主观恶性往往大不一样,比如谋财害命的贪利性动机就比出于自尊动机而侵害他人的主观恶性大。(作者注:以上引自《刑法》第十三条) 第(2/3)页